實驗室超純水通常是五級水。這是指在水的處理過程中,使用了五個不同的步驟來去除雜質,從而獲得高純度的水。這些步驟通常是:
第一級:預處理(預過濾) – 這個步驟使用預處理過濾器去除較大的懸浮物、泥沙、顆粒等雜質,以防止后續處理步驟中的膜組件被堵塞或受損。
第二級:反滲透(RO) – 反滲透是用于去除大部分溶解性鹽、離子、有機物等雜質的關鍵步驟。水被強制通過半透膜,其中的溶解性鹽和雜質被截留在膜上,從而得到較為純凈的水。
第三級:電離交換(DI) – 反滲透水雖然已經較為純凈,但仍然含有一些離子和溶解性鹽,因此需要進一步處理。電離交換是使用具有離子交換功能的樹脂,將水中的離子和溶解性鹽去除,從而得到更為純凈的水。
第四級:混床 – 電離交換后的水雖然已經相當純凈,但在某些應用中可能還需要更高純度的水。混床是將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混合在一起,使得水分子在通過樹脂床時經歷更多的交換過程,以進一步去除殘留的離子和其他微量雜質,從而獲得超純水(UPW,Ultra-Pure Water)。
第五級:終端過濾 – 終端過濾是將超純水通過0.2微米的終端過濾器,去除微生物和細菌等微小顆粒,以確保水質的最終純凈度。
總之,實驗室超純水通過多級處理,包括預處理、反滲透、電離交換、混床和終端過濾等步驟,以獲得高純度的水,適用于各種科學實驗和實驗室應用。